top of page

專欄文章
MoneyMono Article


天氣極端化:熱到爆仲要開工!你諗過有咩保障未?
炎熱成為新常態,工作環境面臨考驗 近年來,極端天氣在全球出現頻率明顯上升,香港亦未能倖免。夏季高溫日數不斷增加,工作人士尤其是戶外工作者,正承受前所未有的熱壓力。雖然天氣酷熱,許多行業員工仍需如常上班,甚至從事體力勞動,對身體健康構成威脅。然而,目前香港對於「極端高溫下工作...
8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樓市跌、庫房乾,政府會向打工仔落手推行高薪稅?
樓市萎縮+赤字持續,政府收入壓力前所未有 香港政府自2020年疫情以來連續錄得財政赤字,2023/24年度赤字高達1,012億港元,比原先預計的514億元幾乎翻倍,而儲備亦已由高峰期的約1.1萬億元減至不足6,000億港元,形勢令人關注。...
8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醫療費貴到跪喺到!原來一場大病真係可以洗曬半世積蓄?
香港醫療有保障?但你未必負擔得起 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,以「可負擔、可獲得」為原則,但隨着人口老化、醫療科技進步及需求飆升,整體醫療開支逐年上升。不少市民認為有公立醫院便無後顧之憂,然而當真正面對一場重大疾病時,才發現「免費醫療」原來有限。...
8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公務員裁員+AI 投資拯救財赤?
近年香港財政狀況每況愈下,赤字連年累積,庫房儲備由2019年超過11,000億港元,跌至2024年剩不足6,000億,被財政司司長形容為「不能視為無限提款機」。在全球經濟環境疲弱、本地樓市萎靡不振之下,政府一方面需控制開支,一方面又要加快經濟轉型。於是,「裁員」與「AI取代...
8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減息像派錢?那些你不知道的理財小轉機
每當中央銀行宣佈減息,金融市場總會出現一陣波動。股市或會上升,樓市或會活躍,銀行存款利率則可能下調。對一般市民而言,減息似乎是一個遙遠的宏觀經濟政策,但事實上,它對個人理財的影響遠比想像中深遠。有人形容減息「像派錢」,雖然並非直接將現金送到手上,但卻為資產配置、貸款成本、投...
7月3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太空旅行:是下一代旅遊目的地?
旅遊,一直是現代人放鬆身心、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。從本地短途遊到海外深度遊,從自然景觀到文化古蹟,旅遊的形式不斷演變。然而,隨著科技進步與私人航天企業的崛起,一個前所未有的旅遊選項正逐漸成形——太空旅行。這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幻想,而是逐步邁向現實的未來構想。本文將探討太空旅行...
7月3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性格影響工效?MBTI助你搵出職場生存法則
在職場上,有人擅長領導,有人喜歡獨立作業;有人善於溝通,有人則偏好分析。這些差異往往源於性格特質,而性格不單影響人際互動,更深深影響工作效率、決策方式及壓力管理。近年,MBTI(Myers-Briggs Type Indicator)性格測試在企業界廣受關注,成為了解員工性...
7月3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分期付款不是拖延,而是財務的微調藝術
在現代消費社會中,「分期付款」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支付方式。無論是購買手機、家電、旅遊套票,甚至是醫療服務或教育課程,商戶與金融機構均提供多種分期選項,吸引消費者以較低門檻享受產品或服務。過往分期付款常被視為「拖延付款」、「財務壓力的象徵」,甚至與「債務」劃上等號。但事實上,分...
7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一App搞掂晒強積金?積金易真係咁Easy?
在香港這個節奏急促、生活成本高昂的城市,退休保障一直是打工仔心頭大事。強積金制度自2000年實施以來,雖然為市民提供基本退休儲備,但多年來一直被詬病行政繁複、帳戶分散、資訊不透明等問題。直至2024年,積金局推出全新一站式電子平台「積金易」(eMPF),聲稱可透過一個App...
7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唔想錢貶值?黃金保值三大貼士你要知!
在經濟波動、通脹壓力日益加劇的年代,港人愈來愈關注資產保值問題。銀行利息低、股市起伏不定、樓市門檻高,令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黃金這項傳統資產。黃金不單止是珠寶首飾,更是一種具備避險功能的保值工具。 黃金為何能保值? 黃金自古以來被視為「硬通貨」,其價值不受單一國家貨幣影響...
7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bottom of page